16 一月

拉不動毛巾

(2007-01-16) Shinjia

晚上寶寶睡覺前,都要看國語日報週刊,這次看到一篇文章『少一點摩擦,好不好?』內容除了做實驗玩科學外,也順便教導小朋友『摩擦力太大、太小都不好,學會改變摩擦力才能讓生活更美好;不要忘記,微笑就可以讓你跟別人的摩擦變小呵!』既然有好玩的實驗,馬上就來動手做。
 

 
準備兩條毛巾,將邊緣處相互重疊約三公分。重疊部份摺成像手風琴一般…
 

 
儘量讓摺疊的部份多一點,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捏著,外型有如領結一樣…
 

 
中間捏住後,另一人抓住毛巾的兩端,用力拉,看看能否把毛巾拉開?結果顯示,再怎麼用力拉,都很難把毛巾分開。
 



 
換另一個方式,若是摺疊毛巾時,只有簡單的重疊幾次…
 

 
則即使爸爸很用力握住中間的毛巾,也是很容易就能夠拉開了。
 



 
同樣的原理,這次改用書本來做。取出兩本書,其中一本間隔一頁即重疊另一本的頁面,如下所示…
 

 
這時,想要抓住兩端將書分開,根本就不可能了。這是因為重疊的面積太大,造成極大的摩擦力,所以拉不開了。問題來了,這時又該如何讓兩本書分開呢?
 

 
只能再一頁一頁的打開,還好是用彩色的卡通書,邊開還可以邊看。只是就已經是很晚,要準備睡覺的時間,經這麼一折騰,今天又好晚睡了。
 






關於摩擦力

每兩個接觸面存有摩擦力,皺折越多,接觸面越大,摩擦力就越大。例如毛巾中心摺疊處即使輕輕捏著,毛巾仍很難拉開。

思考:


還有很多和摩擦力有關的現象,例如:

(1) 開門時發出咿歪咿歪的聲音。

(2) 在浴室容易滑倒。

(3) 箱子在地面推不太動。

(4) 手肘處的衣服袖子容易磨破。

(5) 拔河是用手拉住繩子。

(6) 腳踏車為什麼會前進,在濕滑的路面容易打滑。

(7) 在腳踏墊底下舖保鮮膜,就不容易滑動。


一定還可以想很多很多……

參考資料:國語日報週刊第623期



綸 7 歲 (幼稚園大班上)  ●  蓉 5 歲 (3Y3M)  ●  潔 4 歲 (2Y5M)

Re: 拉不動毛巾
2007-02-16 11:02:22 |  Vincent 

在處理這篇文章的相片時,小潔從旁邊走過看到,就一直用她那臭鈴呆的聲音一直唸一直唸…

『哥哥在玩我們的毛巾。』
『不可以玩毛巾啊。』

跟她說哥哥是在做實驗,小潔還是一直唸…

『不可以玩我們的毛巾做實驗呀。』
『不可以玩毛巾啊。』

因為這兩條毛巾的確就是小潔的蓉蓉的毛巾。哎,理虧沒辦法,小潔呀,下次爸爸知道了……弄照片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讓你看到。


我要回應這篇主題:
作者:
標題:
內容:
請計算 + = (阿拉伯數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