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七月

日本遊記(02):世界級景觀─函館山夜景

看過一次,永生難忘

(2016-07-31) Shinjia

旅行到世界級的知名景點,好像就會有那麼一點點驕傲,但除了虛榮之外,帶來的感動更顯彌足珍貴。北海道的函館山夜景,就有這麼一股力量。
 
站到函館山的戶外觀景平台,第一個感覺是冷,再加上旅遊旺季的遊客把整區塞得滿滿的,若不是為了要一睹這世界級景觀,身處這個又冷又擠的現場,也許就會想離開進去室內。然而在瞄了一下,讓這光影映入眼簾後,便不自覺發出『哇』的讚嘆聲,然後就想盡力往旁邊、往前往後、往上往下……就想找到一個沒有被人阻擋的好地點來仔細觀看。
 
當然也免不了立刻拿出手機,開啟相機功能,把這影像記錄起來。是正好反映心中的緊張興奮嗎?第一張居然是這樣的顫抖照片,所幸沒立即刪掉,事後觀看,覺得這樣的抽象風格,反倒蠻有意思的。
 

 
想要了解函館夜景享譽盛名的原因,於是參考更多在網路上的介紹,但在搜尋結果中,往往有一個顯目的標題『世界三大夜景』、『日本三大夜景』、『百萬夜景』等壯觀的稱號緊緊跟著,卻又有不少在近幾年失去這些頭銜的報導,不免更加好奇。順便查看其他幾個偉大的夜景:義大利那不勒斯及香港維多利亞夜景。略加比較之後,我有了一個新的領悟……
 
函館夜景太樸素了!
 
遠望它的街道燈光稱不上光輝燦爛,甚至都不算明亮。和其他相比,它沒有高樓大廈的襯托,海中看不到華麗燈光的倒映,也沒有繁華街道畫出的阡陌光線,一點也不熱鬧。對比其他都市大樓的燈光五彩繽紛,函館的亮,就是簡單的黃,簡單的白,細看就是光點的組成,簡簡單單。
 

 
拍攝一張廣角環場的照片,亮度變得較暗了,在初時覺得是不是曝光不足,卻又不知該如何調整,現在看這略顯昏暗的環場景像,反而覺得這一切都對了。函館夜景正巧反映了這小小城市的正確風貌,也解決了心中的一個疑惑。白天在市區遊走,感覺就是人車稀少,縱使市中心的車站,除偶爾一班列車帶來一批旅客外,沒有其他人潮,車站外也是久久才有一輛車經過。而且日本的夜間,多數的店家都在八點就休息打烊,一片寂靜。與其說它是個城市,不如說它像個小鎮更來得貼切。
 
所以從函館山上俯瞰下去,較近距離的亮光,是道路旁成排整齊的街燈,而遠處的亮光,則是從家家戶戶的室內透出。函館夜景,看到的是這一塊土地上的平常人們,數十、數百年的自然發展。我覺它沒有刻意裝飾安排,也沒有想要競逐世界排名的野心。所以一些新聞,諸如函館不再排名在世界三大,也從日本三大夜景敗下陣來…我想已經沒有太大意義,未來它的排名即使持續往後,這一夜景,在人們眼前的感動力量相信依然存在,並不會因為俗世的排名而有所損傷,不需解釋,不靠排名,看過就永生不忘,這就夠了。
 

 
函館夜景的美,更多是來自得天獨厚的地形。函館山,在一塊像倒掛的香菇處,300多公尺高的山勢,獨自傲立於一片平坦的土地和海洋上,望向四周圍沒有其他阻隔,整個地形一覽無遺。菇柄為市區的連接,而左右是津輕海峽及函館灣,特殊的是這兩個海岸削出平順的圓弧,如身段優美的細腰曲線。入夜之後,海洋一片漆黑,清楚勾畫出這一弧線的邊緣,乾淨無雜質,純靜的美感。
 
最遠處是低淺的小山,是市區的邊緣,應該是杳無人跡,也正巧成為這一片夜景的終止線,前後的平行線,兩側的彎彎曲線,有邊有際,成為它的一大特色,一個絕無僅有的特殊夜景造型。
 

 
我們不忍太早離去,在冷風中守著一處最靠近山下的欄杆,待遊客離開後,逐一搶佔一個位置,終於差不多佔滿了一整排,留下一個紀念,不虛此行。
 

 

 
拍一張全景圖,其實是一大片山上的觀景平台及人群,但最後的亮點,依舊會駐留在這夜景視角。
 
20160712 函館夜景 - Spherical Image - RICOH THETA

從維基百科貼一張對焦較清楚的照片,方便對照一下我們所到過的幾個地點。幾個有趣的發現:函館灣上一艘發亮的船,好像一直都停在那,在許多人的夜景照片上都看得到;遠處一個亮亮的塔,是我們隔天才去的五稜郭塔。
 

Source: 維基百科:函館山
 

綸 16 歲 (國中升高一暑假)  ●  蓉 14 歲 (小六升國一暑假)  ●  潔 13 歲 (小六升國中暑假)

我要回應這篇主題:
作者:
標題:
內容:
請計算 + = (阿拉伯數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