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 八月

朱宗慶打擊樂體驗

(2007-08-11) Shinjia

約在數週前,媽媽就幫寶寶報名了『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』的體驗課程,他的年紀屬於基礎班,大約是國小沒有音樂基礎的兒童。到了教室後,已有一些小朋友及家長已經擠在門口櫃台內。我們領了名牌,在老師整隊集合後,便進入音樂教室內席地而坐。先放了一段朱宗慶打擊樂的介紹影片,隨便便安排小朋友圍坐一圈,逐步讓他們了解打擊樂器。
 
老師先用鈴鼓來介紹打擊樂的樂趣,一個簡單的鈴鼓,不僅僅用手拍打,也能以手指、膝蓋及屁股打出多樣的效果,目的在讓小朋友看到樂器的豐富變化。接著分給每位小朋友一個沙鈴,然後便在老師的帶領下,以簡單的節奏『嘻~沙沙、嘻沙沙』讓小朋友一同搖動著沙鈴,再放段音樂,讓大家嘻沙沙的沙鈴聲溶合在音樂的旋律中,合成熱鬧的曲子。
 
玩過一種樂器之後,便同時讓小朋友面前擺上三種樂器,有高低音木筒、刮胡還有(忘了),輪流而快速地再搭配著老師的帶領,奏出快節奏的樂曲。初時小朋友還因陌生而安份守己,幾次律動下來,一個個的本性都顯露出來,不再乖乖的等老師的指令,就已經忍不住玩起來了。所以接下來當每個人拿到鼓棒,又發到一個和鼓音類似的擊鼓板,很快地就聽到此起彼落的聲音。大家先試著打鼓面、打鼓邊及鼓棒交互敲打,將各種變化結合。同時打鼓的體驗還配合著動作,小朋友要圍著圈圈繞,一個一個輪流擊打到每一個板子及小鼓。
 
我們認真地觀察著寶寶,他在近二十個人屬於年紀最小的一年級生,動作上略遲一步,而且有點不專心,常常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反應。不過年紀和音樂細胞也無直接關係,有看來是高年級的小朋友,動作反應很僵硬,可以慢八拍;也有看來年紀更小的小朋友,卻反應靈活。原本以為來學音樂的小朋友都是較為文靜的,結果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。媽媽觀察到多數的小朋友是屬於好動性,因此想到這些家長,也許就是因為小孩過於活動,所以想用音樂來陶冶調和一下品性。有的小朋友確實是非常好動,爸爸就一直在看著一個小朋友,把鐵琴舉在手中胡亂揮舞著,實在很緊張地看他接著要 K 的是究竟是哪一個小朋友的頭,不過幸好都是從別人頭旁邊掠過,有驚無險。
 
鐵琴的體驗當然不是像那樣拿來甩的,而是讓小朋友敲打著指定的Do及So的鍵,家長也分到鈴鼓,必須一同來合奏出輕快的曲子。而最後,老師在白板上畫出基本的音符,以全音符、二分音符、四分音符到八分音符分別代表對應出一種動作,全體人員起立玩遊戲,要在老師的動作做出來後,大家也擺出一種動作,一旦和老師相同,就得坐下淘汰。就這樣一批批的逐次淘汰後,最後剩下四個過關的優勝者,想不到的是,寶寶居然就是通過重重關卡撐到最後的人,也就是說他的動作從來都沒有和老師重覆過,還領到了貼紙當獎勵。是很厲害嗎?好像不是呢。因為發現他的動作有時不太確實,難怪都不會和老師一樣。
 
最後,孩子們被帶到另一間教室繼續遊戲著,而趁此向我們家長解釋朱宗慶打擊樂的課程,有家長問得很深入,甚至連加入樂園出國表演等相關問題都出來了。我們本來就打算讓寶寶參加課程,並非期望未來念音樂班或往這方面發展,而僅僅是想讓他有多一點不同的體驗。最後,在詢問過寶寶要不要上課,在確定他也有興趣之下,我們就報名了,基礎班一年共四期,每期三個月的課程,不知道他會上到什麼程度哩。
 

要準備上課囉

綸 7 歲 (幼稚園畢業)  ●  蓉 5 歲 (3Y10M)  ●  潔 4 歲 (3Y0M)

Re: 朱宗慶打擊樂體驗
2010-08-11 23:02:39 |  馬麻 

不知不覺,就這樣上了三年打擊樂了耶。寶寶已經要準備上專修班、蓉蓉已經是先四→先五、而小潔也即將要進入先修班,真快。


我要回應這篇主題:
作者:
標題:
內容:
請計算 + = (阿拉伯數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