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 十二
西瓜棋
寶寶一上;第十一堂課
(2007-12-14) Shinjia
第十一堂課,再度來下棋。
最近家裡一堆事情在忙,幾乎找不出時間來準備晨間的課程,想起來之前有些早已準備過的課程 (請見
第四堂課─OX棋),棋盤、棋子都有,只需再重新裝成一袋一袋,便告完成,幸好先前有庫存課程,正好解決這次燃眉之急。
上課時,照例問小朋友會不會下棋?會下哪些棋?
逐一點名舉手的小朋友,答『圍棋』的人最多,約有七、八位,數量不少,可能是這一、兩年有學習圍棋的熱潮,所以不少幼兒圍棋班開設。至於熱潮不知是因為周俊勳在海外成名帶動,還是漫畫及卡通棋靈王大受歡迎的影響。還有些人回答『跳棋』,嗯,一年級的小朋友有玩過也很合理。接著有位小朋友回答『象棋』,然後緊接著幾位都回答象棋,說實在的,爸爸實在很懷疑小朋友會玩象棋,不過想想,有可能是玩過『象棋棋子』,也就將就著算有吧。
沒有人回答『西洋棋』,應該是哈利波特還無法進入一年級小朋友的閱讀清單。有位小朋友一直舉手 (這次沒有舉中指),他說的是『三子棋』,爸爸會特別注意的原因是因為原本就有考慮要上三子棋,以做為最熱門的『五子棋』的先前準備,之所以沒有選上的原因是,它的複雜度稍高,而且它所需要的棋子太多 (後來發現其實和西瓜棋一樣,每邊也是六顆棋子)。
在黑板寫上西瓜棋,開始講解內容,為什麼叫西瓜棋呢?大概就是看棋盤的樣子像個西瓜,所以就這樣命名了 (真的是這樣嗎?) 而西瓜棋是誰發明的?據說是種西瓜的農夫 (這可是從 Yahoo 知識查到,是有依據的,
証據在此) 。除了隨口胡謅外,也還是正經八百地對小朋友說起以前小朋友玩西瓜棋時,是隨手在沙地上畫棋盤,撿拾兩種石子即可玩起來,是有名的懷舊童玩。
把棋盤貼在黑板上,會玩三子棋的小朋友又舉手了『這就是剛才講的三子棋呀』。其實並不是呀,為了避免他弄混,特別簡單解釋了一下西瓜棋和三子棋的不同之處─西瓜棋是圓的,三子棋是正方形的,很不一樣。
講解了規則之後,又有小朋友舉手發言了『這和圍棋一樣呀』。覺得這次應該不用解釋棋盤的差異,反而是為了讓多位小朋友容易體會西瓜棋的精髓,於是解釋了西瓜棋和圍棋的相同之處─都是要把對方圍起來後提取。當然差異之處還是要提─圍棋放下去後不能動,西瓜棋則是得一步一步去移動棋子。
接著在黑板上畫了個大棋盤,要進行一場示範性解說。因為只有兩位名額,不敢要求志願者,爸爸的私心直接點了寶寶上台,順便又點了會圍棋的小朋友上台。邊下邊簡單講解玩法,小朋友也大概都懂了,都迫不及待也要下棋。於是爸爸便把準備好的棋子,一人發一副,這也是要送給小朋友的。
又有小朋友舉手要講話了『西瓜棋和三子棋真的有一點不一樣』(不用說,相信一定知道是哪位小朋友的發言)。
小朋友拿到了棋,爸爸要求坐在一起的兩個小朋友一起玩,只需要打開其中一副即可,免得混亂。幸好即使有人捨不得打開,鄰座的同學卻願意打開分享,秩序很不錯。拿到棋盤後,大部份的小朋友都坐著下棋,也有的姿勢實在很不好看…
考慮要不要跟小朋友講『觀棋不語真君子』的修養。
這裡更熱鬧,四個人一起混戰起來了。
寶寶是得了自閉症嗎?自己一個人用橡皮擦當棋子在玩。
之前只怕鄰座兩個人會吵著不拿自己的棋盤,倒沒想到居然是兩個人都要用自己的棋盤來下,爭論不休的結果…
男生和男生下,女生和女生下。
多數小朋友都安安靜靜地下棋,有狀況時則會舉手問爸爸,最常提到的問題是:不確定是否已把對方圍住。
下課鐘聲響,為免小朋友沈迷,也為了怕給老師帶來困擾 (不確定小學有沒有規定不能在學校裡下棋?) 便要求小朋友把棋盤收到書包裡,回家才能玩,有幾位小朋友一再確認棋子是爸爸送給大家的,很高興的說謝謝。
一位小朋友來到爸爸身邊:『我想到了,三子棋是…這樣玩的……再來這樣………然後這樣…………』爸爸耐心地聽完他講解三子棋的玩法,但心中實在忍不住犯嘀咕『拜託,嘜擱來亂啦!』
綸 7 歲 (小一上學期) ● 蓉 5 歲 (4Y2M) ● 潔 4 歲 (3Y4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