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五月
注漿體驗
(2008-05-31) Shinjia
在鶯歌陶瓷博物館買了一盒『注漿體驗材料包』,趁著假日在桌面鋪上報紙,就來開始注漿體驗了。
取出材料包裡的東西,裡頭附有泥漿一瓶、注漿用石膏模一副以及其他橡皮筋、竹籤及海綿等。
最重要的是石膏母模。體驗包裡頭已經提供現成做好的石膏母膜,有點失望,因為母膜的製作是最有趣的一項,但也是因為難度較高而容易失敗,販售的體驗包大概也是考量到這點,所以直接提供石膏模比較不會有問題。不過以後還是要找個機會,讓三寶親身體驗母模的製作。
先將兩塊石膏模組合起來,用橡皮筋綁緊。
將泥漿罐打開,用竹筷攪拌,因泥漿中含有懸浮劑,攪拌之後才可順利地倒出來。
小心地將泥漿倒進石膏模內,要倒滿到模型口緣。
放置一會兒,這時為免罐內的泥漿乾掉,所以讓小潔繼續攪拌。咦,不是把蓋子蓋起來就行了嗎?為何需要如此一直攪拌呢?這…這…當然是為了讓小潔也有參與到製作,所以沒事找事讓她做。
約三分鐘後,將石膏模內的泥漿倒回泥漿罐,這個動作叫做『回漿』
可以將注漿口的泥土拿掉,修整一下。
回漿後的石膏模會繼續吸收水分,所以泥漿和石膏模之間會出現空隙,約十分鐘時間,泥漿已略呈乾硬的現象後,便可開始拆模。
先卸下橡皮筋。
將石膏模橫躺平放在桌上,小心地把上面一塊石膏拿起來。
可愛的小甕已經成形了。
再小心地把甕取出,利用注漿法脫模後,尚未燒製前的成品,稱為坏體。
用濕海綿擦拭瓶口及坏體上的模線 (後來發現這個動作必須等到坏體乾燥後才處理,否則很容易就會變形)
置放房內二日陰乾,有點變形的小甕就完成了。
買這個體驗包的原因之一是想讓三寶了解注漿的技法,另一方面是因為爸爸自己想回味回味。那是在國中工藝課時用相同的工法翻製了養樂多瓶,印象中只有少數幾個人的母模製作成功 (多數人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準備的陶瓷樣本太大了,爸爸隨手拿養樂多瓶來做,反而因為體績小及杯口也小巧而成功)。當時用瓷漿灌注成坏體,純白的顏色非常好看。因為覺得很有趣,每堂課下課時就趕緊跑到工藝教室灌注一個坏體,一天下來製作了將近十個。坏體還要用水砂紙細細研磨,最後成功地燒製成瓷器。
不過因為瓷器製的養樂多瓶實在太新奇,所有的作品放在學校隔天就被人偷光了,氣!
綸 8 歲 (小一下學期) ● 蓉 6 歲 (4Y8M) ● 潔 5 歲 (3Y9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