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八月
暑期游泳訓練班之八
寶寶游泳六級檢定合格
(2008-08-08) Shinjia
暑期的游泳訓練進入第五週,碰到的教練也是第五位,這個男教練在之前僅看他來代課過一次,所以完全不清楚他的教學方法。結果在第一次聽到他的解說,爸爸嚇到差一點沒跌坐地上。
這一週要挑戰第六級,學習的主軸是手打水及換氣。之前看過二位女教練 (寶寶第一週的石教練及大眼教練) 在教導時,都會分解動作逐一解說,包含手的位置、手掌方向、轉頭動作、嘴巴開闔等,有時在岸上,有時在水裡,都會要求學生先將手的每一動的姿勢先練習過,務求姿勢要領掌握到,這才在水裡慢慢加上腳打水,或是換氣來逐一結合。
新教練的第一個指示是這樣的 (以下忠實呈現教練的說話):『手會不會划呀?換氣會不會呀?來,手要這樣轉一圈,轉的時候,頭也轉過來換氣。這樣會不會呀。好,一個一個來,走啦。』然後便要求小朋友一個一個練習,他在池中糾正大家的游法。
寶寶上游泳課一向認真,也會注意聽教練講的話,遵照指示練習。只是,這麼短短的幾句話,就把所有划手及換氣的要點都講完,實在很難想像該如何依此掌握到學習要領。
不過,若是因此而否定教練,也太不公平了。因為當小朋友一個個游出去後,教練便很注意每個小朋友的動作,而且,每一次他都會潛下水去,從水裡看小朋友踢腳的姿勢,然後給予個別糾正。最常見到的畫面就是,教練用手扳動小朋友的頭,讓小朋友的頭會往側邊方向轉,而不要向前抬頭。看來這位教練擅長個別的動作指導,而不習慣多人的理論講課方法。
第一天上課,寶寶最明顯的錯誤習慣就是頭會向上向前抬起來換氣,如此一來身體便失去了平衡,容易起身。在教練每一次壓按的時候,姿態當然是對了,但是常常一脫離教練的手,頭就會不由自主地又變成往前抬起。
寶寶之前會在晚上再到新泰游泳池玩水兼練習,不過只持續兩週後,就又停止了兩週沒去。於是在這週就計畫找達哥一起前去,這樣也許會讓他有更大的意願去練習。週一晚上,達哥果然來約寶寶,出門之前,阿婆還對達哥耳語一番,大概是給達哥一些誘因,同時也派些任務給達哥,這任務想當然是要達哥設法教會寶寶。
爸爸通常不太願意在訓練學習期間,由其他人額外教寶寶,所以也從來不指示寶寶該如何游。不過因為達哥之前也是在這游泳訓練班上課,相同的教法自然就沒有問題。阿婆不知道是給了達哥什麼樣的好處,從出門在路上騎車開始,就不斷地跟寶寶講:待會要怎樣怎樣…直到進了游泳池內,達哥也馬上叫寶寶開始練習。
按照慣例,達哥是最愛玩的,而這次居然馬上要寶寶游出去,而且還不太讓寶寶打混休息。達哥一直強調的事情只有一項,就是要把頭貼緊在伸出去的左手臂上。寶寶每一次游,達哥都不斷示範及提醒,頭一定要貼緊,絕對不能脫離開。
這一晚的玩耍 (畢竟大多數的時間還是在玩),效果很顯著。第二天上課時,爸爸就發現寶寶在每次轉頭時,都能依達哥提醒的,頭貼緊著伸出去的左手臂,爸爸甚至認為,如果寶寶的六級能過關,這功勞有一筆要算達哥的。寶寶的頭不會往前抬,教練在教寶寶,也多是用手輕轉寶寶的頭,讓他頭往旁邊轉的幅度加大,而不用像之前還得按壓住整個頭,姿勢正確的寶寶,在換氣時似乎也就順暢了一些。
之前聽石教練提過,四級及六級會是較難通過的關卡,寶寶的四級花了三週的時間,因此我們也都有個底,預計在接下來的三週,通過六級就理想了,抱著不急切的心態。不過在上了兩天的課後,爸爸似乎有點微妙的感覺,跟媽媽說:說不定在這一週就會有奇蹟出現。
爸爸的這話其實有點講不清道理,因為寶寶在練習時,即使拿著浮板,都沒見他能游到縱向的一半,都是在約中間點就一定會因為換氣不順而站起來。而爸爸的奇蹟說法的依據則是,覺得寶寶的划手動作及換氣時轉頭的方式都很標準,甚至比其他游得遠的同學都還正確。爸爸認為,正確的動作是紮實的基礎,也覺得寶寶的這個基礎還蠻穩定的,但為何會游不遠,會中途停下來,就不知道原因何在了。
接著的幾天,多是自由式的練習,觀察漸漸發現,這個教練的時間運用還蠻緊迫的。他把學生分成三組,一次就是三個人同時游出去,因此游到對岸後,沒能有太多休息,就得馬上再游回來,學生的練習次數變多了,教練也挺忙的,而且游到後半段,大家好像都被操得沒了力氣。大概也是為了舒緩一下疲勞,教練也開始教大家把浮板抱在胸前,用仰式的方式前進。小朋友們似乎長時間練習自由式,換了種姿勢都興奮起來,寶寶的第一次的仰泳還蠻順利的。
每天操練自由式,寶寶除了頭部動作還維持正確外,在前進上似乎沒什麼長進。阿婆在接連兩天也到游泳池看寶寶練習,阿婆發現寶寶每次在換氣時,當手舉到水面上方時都會停止一下,可能是因此而讓身體也跟著停止無法前進。爸爸覺得那是寶寶在換氣,手抬高能幫助頭換氣,但氣沒換完手就放不下來,換氣的時間似乎也太慢了。不同的人雖然觀察到不同的現象,但都無助於寶寶改善游泳的方式,他拿著浮板,還是沒辦法一次就游到對岸不停下來。
到了週五測驗日,阿婆也來加油。爸爸沒有信心會出現奇蹟,但心理又不自覺地充滿期待。小朋友一開始仍在教練的指示下,拿著浮板一趟又一趟地游,不到半個小時,負責考核的石教練率先來到這一水道,爸爸一驚,全部的小朋友都正處於疲勞之中,卻馬上就要考試。
石教練說明六級通過的標準,就是自由式游到對岸不能停下來。爸爸看第一個小朋友游出去,心中又一驚:咦,沒有用浮板。心想完了,寶寶這一班、這一週的練習,幾乎都是靠著浮板在游,大約只有兩三位有拿掉浮板練習過。心裡也對男教練有疑惑:難道他不知道六級是不能用浮板的嗎?
阿婆因為接連幾天來看寶寶,也大致了解其他人的狀況。結果出乎爸爸和阿婆的意料之外,一個個我們覺得不會過關的小朋友,居然都一次游到了對岸,就連教練都笑著抱怨:『你們是怎麼搞的,平常練習要你們一次游到對面,結果到中間通通都會站起來,怎麼考試的時候就不會停下來了!』
一班十一個人,只有三個人沒能在第一次測驗過關,寶寶也包含在內。而且有點慘的是,寶寶幾乎是一蹬出去,手划了兩三下就因換不了氣而站起來,爸爸和阿婆互相安慰著,應該是不習慣沒有浮板的關係。
老師走到另一邊,叫來三個要補考的小朋友,也提醒了要注意的事項。她特別交待寶寶:『右手在開始往後划的時候,頭就要開始轉了,不能在手已經到了後面,頭才要開始動,這樣已經來不及了。』同時配合動作示範再次提醒寶寶要注意。爸爸這時也才驚覺到,之前阿婆提到手舉著時會停下來,爸爸覺得換氣太慢…這種種的現象,原來都是這個原因。
想不到寶寶這次領悟得這麼快,完全遵照老師的指示游了第二次,很順利地游到了對岸,六級通過。
這一班最後的成績是:通通過關。想不到這週看似馬虎的男教練所教的學生有這種表現,腦中不禁浮現出電影《小子難纏》裡的空手道師父,在一連串無關招式的油漆、刷地訓練中,居然讓一個外行小伙子成為空手道高手。也許就是教練每天的疲勞訓練讓小朋友練出了潛在的功力;而達哥也是一大功臣;最神奇的則莫過於石教練一眼就點出寶寶的問題所在,並授予解決之法。
最早測驗完,水上游戲的時間也最長,寶寶玩到了大家搶著玩的大浮板。不過玩大浮板的小朋友都很瘋,想盡辦法要把浮板翻過來,寶寶不習慣參與這麼熱烈的混戰,獨自在教練給他的中型浮板裡自得其樂。一不小心浮板被別人拿走之後,又見寶寶在池中到處尋找能夠玩的東西,不過因為他老實客氣,好不容易找到的,很快又被別人搶走了。寶寶的個性和爸爸真像。
六級合格的章蓋在檢定表上,寶寶也非常興奮。他的興奮也馬上反映在他的嘴上:『把拔,我們現在就去買禮物。』
在賣場找了好久,爸爸要求他要買真正想要的,不要亂買。寶寶一時找不到,但又不甘心沒買東西就回家,最後爸爸挑了盒彩繪筆,慫恿他就是這個了。
綸 8 歲 (小一升小二暑假) ● 蓉 6 歲 (幼稚園中班上) ● 潔 5 歲 (幼稚園中班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