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 七月

開始發寶寶的零用錢

(2009-07-19) Shinjia

寶寶提出了他的要求:希望能有零用錢。
 
寶寶對於用錢的觀念已在慢慢建立中,他很喜歡逛街買東西,也喜歡逛逛不買東西。他最常逛的是玩具部、文具部和書店,當然每次逛逛付錢的都是爸爸和媽媽,不過從孩子提出的要求,也能看出小孩子至今對於金錢用途的範圍。
 
例如玩具,他知道平常是要不到的,但會事先選擇想要的,等著生日或特別節日的到來;文具是寶寶的最愛,小小的一個文具區都會逛得流連忘返,寶寶會在發現新奇玩意時,向爸爸媽媽表示想要的意思,如果是必要的,如鉛筆、書套等,理所當然就買了。一般文具都不貴,但常常寶寶想要的也都是家中已有類似的,這時會依他的表現,或有多幫忙一些家事,或是照顧妹妹,或是成績理想等,就能夠得到想要的文具,原則就是『得舉出一個可以買的理由』;至於書籍類,寶寶很清楚知道爸爸對於買書從不猶豫,所以只要到書局,幾乎都可以手提著一袋書回家。
 
至於寶寶自己需要用錢的機會就不多了,較常見的是學校的戶外教學或有特別活動時,會額外給他 50 元或 100 元帶在身上,怕臨時需要用錢。原本想得到的情況可能是看到同學進福利社或販賣部買東西,自己就會跟著想買,所以媽媽通常會鼓勵寶寶,只有真地需要的才買,如果能夠不花錢,剩下來的錢就可以當做自己的零用錢存起來,寶寶也果然鮮少花錢,也從沒買過零食,他把大部份的錢都留下,同時跟爸爸媽媽換成 10 硬幣,存在撲滿裡,幾年下來,小豬已經養到近 600 公克了。
 
似乎偏離主題太遠了,就提近因吧。
 
上週跟著達哥和婷婷共同參加夏令營,五天四夜的行程,沒讓他帶任何現金 (當然也不會有信用卡啦)。就在第二天晚上打電話回來時,寶寶就提到有在花蓮海洋公園買了紀念品,是跟達哥借的錢。我們知道海洋公園販賣部的東西琳瑯滿目,營隊既然有讓小朋友去逛賣場,依寶寶愛逛的個性,實在很難只看看而已,所以他挑了一個海遯造型的釘書機。至於跟達哥借的錢有沒有還?
 
有,阿婆幫我們還了。
 
寶寶找了個機會,跟媽媽提出想要有零用錢。很奇怪,要零用錢這種事通常只敢跟媽媽說,而不會找爸爸,大概是媽媽永遠是好商量的。媽媽沒有立刻的答案,寶寶找了機會再找媽媽『我真地想要有零用錢』,於是媽媽回答寶寶:『這要找爸爸來一起商量』
 
『那你什麼時候要跟爸爸商量?』寶寶窮追不捨地猛問。最後是得等蓉蓉小潔都睡了之後,再來共同討論。待兩姐妹上床,寶寶怕我們忘了要事,立刻提醒:『現在可不可以來討論了?』於是,家庭會議就此展開。
 
我們要寶寶講述理由,寶寶的主軸鎖定兩點:(1) 有時會碰到有需要用錢的時候;(2) 希望用自己的錢來買。這兩點倒蠻實際的,尤其他所主張會花錢是『需要』,而非『想要』,舉例又是紙筆等文具,而非無意義的零食玩具,所以幾乎在沒有什麼攻防的情況下,我們答應給他零用錢了。
 
何時給?我們提出以『週』為單位,而寶寶則提出,希望一週能給兩次,果然很懂得爭取權益。最後在媽媽講述想法之後,達成共識,一週一次,每次 10 元。
 
最後錢該如何使用,我們原則不會強制干涉,但媽媽建議寶寶想買什麼東西時,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,也許可以提供他更多的意見參考,寶寶也覺得很好。從一些談教養的書中也看過,藉由給小孩錢的同時,也要求他付出相對的義務與責任,例如做家事或功課要求等,我們則完全沒有這些但書,零用錢是小孩子的權利,也是讓孩子自己去決定如何使用,至於做家事或平常的要求等等,那是本來就一定要做的,和有沒有零用錢無關。而賺錢不易又辛苦等等的嘮叨叮嚀,就免了。媽媽最後提醒寶寶,不要把零用錢都存到撲滿裡,否則真要用時還是沒錢。
 

寶寶的財產

綸 9 歲 (小二升小三暑假)  ●  蓉 7 歲 (幼稚園大班上)  ●  潔 6 歲 (幼稚園中班上)

我要回應這篇主題:
作者:
標題:
內容:
請計算 + = (阿拉伯數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