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 七月
日本遊記(01):洞爺湖之美
以洞爺湖為第一篇,圓了心中的一個等待
(2016-07-30) Shinjia
2016年的家族旅遊,遊記,肯定是必要的,這回不打算按照時間先後逐一介紹,決定主題式的隨選記錄。而挑選洞爺湖為遊記的第一篇,是做為連接三十年前的故事,的續篇……
我的結婚蜜月旅行,地點是日本的九州。也許因為是第一次出國,格外新鮮好奇,印象中深刻的,倒不是九州的某一個景點,反而是導遊在介紹時說的話:如果要挑他心目中蜜月最想去的第一名景點,那就是洞爺湖。自此,洞爺湖就深刻的記在腦海中了。
但縱然對洞爺湖有所期盼,數十年來卻也不曾去翻看過它的介紹,甚至連它的照片也未曾見過,完全不知道它長得怎麼樣。隨時間蘊釀,神秘感、夢幻感自然也愈來愈加重。因此,在得知媽媽安排了洞爺湖為此行的一個駐點,一種夢幻成真的驚喜感,在心中不免油然而生。
在搭乘巴士前往住宿地點途中,一點點小失誤,提早下了車,大夥只得背著背包,徒步前往。卻也因此,安步當車,時間彷彿拉長了,一步一步的,慢慢地接近,直到透過兩棟房子間看到了湖水,再彎過街道的轉角看到了湖中的山,湖水、遠山、藍天、雲朵……這一幕的出現,把潛藏在心中的美好形象,緩緩揭開了。美,美的安靜,也美的讓心靈澎湃震動!
原來這就是洞爺湖。洞爺湖是火山口形成的湖,形狀為直徑約10公里的圓形,而正中央的最大島稱為中島,也正位於湖心,整體的構成就是規規矩矩的工整感覺。初入眼簾就會和日月潭做個比較,洞爺湖顯得靜謐沈穩,也沒有自然雕琢的痕跡,一種遺世獨立的存在。
我們所在地為洞爺湖溫泉,沿著湖畔雖是一整排的飯店,但中間寬闊的步道,讓人保有清爽的舒適感。對著湖中心看去,一片沒有干擾的視野,向上看是無際的藍天,藍天中有疏落不一的雲層裝飾,向下望是廣闊的水面,湖水上輕波蕩漾。午後的陽光從雲縫中宣洩下來,整個畫面就是有深有淺的一片藍,如果待上一整天,必然可以捕抓到不同風格的美景,若待上一年,則四季變化的風貌自然更添風采,身為遊客,無福細細品嚐,但僅珍惜眼前的一些變化,也心滿意足了。
20160713 洞爺湖 - Spherical Image - RICOH THETA
我們 Check-in 後打算先小憩片刻,日式的房間,榻榻米的地板,除室內的小桌,外面有休息喝茶的椅子及茶几,這情景和蜜月時住的房間一樣,初時的感動又湧了上來。
走到陽台,可以更高的角度看湖水,偶有飛鳥經過,驚呼之餘來不及補捉其身影,倒是欄干上留有它駐足過的白色痕跡,這個,就去不去近看了。(需要解釋嗎?! 那個叫做大便)
想把視野的全景一次捕捉,很難,有些感覺真的就是現場才能領略。
由左而右逐一擷取了。
我們在房間內休息一陣,趁著黃昏前再出來街道上逛逛,再回到飯店時,天際又不一樣了,層層疊覆的雲層,放射性地由遠方投射而來,此處很適合架設一台相機,拍一段縮時攝影,想像著:湖面的靜,加上天空的動,每一段、每一幕都是自然天成的美景。
20160713 洞爺湖 - Spherical Image - RICOH THETA
信步往更遠處走去,看到一座小橋,橋下一條小溪,溪水源自更遠方的小山。據了解,那是火山噴發後造成的有珠山,也是附近可遊玩的景點。出國旅遊,每一個點的停留都變得奢侈,卻也是享受,而匆匆一瞥留下的印象也都很珍貴。
20160713 洞爺湖 - Spherical Image - RICOH THETA
用手機、相機拍了各種角度的照片,甚至是寬廣的全景、球形環場等技巧都用上了,都很難呈現出親臨現場的感受,眼界之寬,無法表達在照片,最後索性完全改變視角,選出一張最喜歡的…
有點不相信自己到了這兒,過去只存在於想像中的洞爺湖美景,終於實現了。
綸 16 歲 (國中升高一暑假) ● 蓉 14 歲 (小六升國一暑假) ● 潔 13 歲 (小六升國中暑假)